穿孔板聲屏障吸聲結構是一種板厚度和孔徑都小的穿孔板結構,其孔徑一般不大于3mm。微穿孔板吸聲結構同樣屬于共振吸聲結構,其吸聲機理與穿孔板結構也基本相同。與普通穿孔板吸聲結構相比,其特點是吸聲頻帶寬、吸聲系數高,缺點是加工困難、成本高。微穿孔板吸聲結構也可以組合成雙層或多層結構使用,以進一步提高其吸聲性能。
由穿孔板聲屏障構成的共振吸聲結構被稱做穿孔板共振吸聲結構,它也是工程中常用的共振吸聲結構。對于多孔共振吸聲結構,實際上可以看成單孔共振吸聲結構的并聯結構,因此多孔共振吸聲結構的吸聲性能要比單孔共振吸聲結構的吸聲效果好,通過孔參數的優化設計,可以有效改善穿孔板聲屏障吸聲頻帶等性能。為研究泡沫混凝土內部的擴散特性,利用電化學法,對比分析了泡沫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在不同水溫、有無發泡劑以及不同浸水時間等條件下的交流阻抗圖譜.結果表明:與普通混凝土相比,泡沫混凝土由于存在內部氣孔而具有截然不同的細觀結構和擴散特性,表現在阻抗譜上,即為其Nyquist圖中的曲線是雙曲正切型而非Randles型;通過對泡沫混凝土擴散特性與雙曲正切曲線的關聯,可以求得擴散系數與擴散層厚度等表征其擴散特性的參數.
穿孔板聲屏障的共振頻率與穿孔板的穿孔率、空腔深度都有關系,與穿孔板孔的直徑和孔厚度也有關系。穿孔板的穿孔面積越大,吸聲頻率就越高;空腔或板的厚度越大,吸聲頻率就越低。為了改變穿孔板的吸聲特性,可以通過改變上述參數以滿足聲學設計上的需要。穿孔板主要用于吸收中、低頻率的噪聲,穿孔板的吸聲系數在0.6左右。多穿孔板的吸聲帶寬定義為,吸聲系數下降到共振時吸聲系數的一半的頻帶寬度為吸聲帶寬,穿孔板的吸聲帶寬較窄,只有幾十赫茲到幾百赫茲。
為研究輕鋼與聚苯顆粒(EPS)混凝土界面黏結滑移的作用機理,制作了20個輕鋼EPS混凝土短柱試件進行拉拔試驗,研究EPS混凝土強度、鋼管埋置長度及保護層厚度對輕鋼與EPS混凝土黏結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輕鋼與EPS混凝土的黏結應力要比鋼筋與普通混凝土的黏結應力小;峰值黏結應力隨EPS混凝土強度和保護層厚度的增加有所提高;鋼管埋置長度的變化對峰值黏結應力的影響不明顯.基于試驗結果,提出了輕鋼與EPS混凝土的三段式黏結-滑移本構模型,計算值與試驗值基本吻合.
金屬吸聲尖劈隔音屏主要是在金屬板體的底面密布凹設諸多錐底具有一圓形微細孔的三角錐,然后在金屬板體的頂面設具成形為微細波浪型表面,且于波浪型表面上對應橢圓形微細孔處上方周圍亦凹設成形三角錐形。這不僅可增加了裝飾效果,而且因為增加了材料暴露在聲場中的面積,即增加了有效吸聲面積,并使聲波進入到材料深處,可提高尖劈隔音屏的吸聲性能。合成了3種聚氧乙烯鏈長的聚羧酸系減水劑,表征了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并研究了它們對水泥顆粒分散性能和水泥水化產物性質的影響.研究表明:長短支鏈交替組成的聚羧酸系減水劑對水泥顆粒具有較好的分散性能,聚羧酸系減水劑的分散機理主要是其支鏈產生的空間位阻作用;摻加聚羧酸系減水劑后,水泥漿體需水量減少,在水化28 d內,水泥熟料的水化速率減小,水化產物數量減少;水化產物的孔徑范圍變小,硬化水泥石密實程度提高.
金屬吸聲體或吸聲尖劈隔音屏是一種的、自成體系的吸聲結構,它主要由多孔性吸聲材料加尖錐式結構構成,它不需要壁板結構一起形成共振空腔。其特點是吸聲性能好、便于安裝,要求是質量輕、便于施工等。金屬吸聲尖劈隔音屏常采用超細玻璃棉作為填充材料,采用金屬框或H型鋼結構等為支撐架,采用玻璃絲布作為外包裝防水材料,有時也采用穿孔率大于20%的穿孔板作為外包裝。在約束條件下對再生骨料鋼筋混凝土剪力墻和普通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進行了干燥收縮應變測試,同時觀察墻體表面干燥收縮裂縫產生的情況.結果表明:2種剪力墻內部收縮應變均明顯小于相應的外表面收縮應變;2種剪力墻內部收縮應變相差不大;再生骨料鋼筋混凝土剪力墻外表面收縮應變明顯比普通鋼筋混凝土剪力墻小,而細微收縮裂縫則明顯增多.
金屬吸聲體的吸聲性能與聲尖劈隔音屏的總長度以及空腔的深度、填充的吸聲材料的吸聲特性等都有關系,吸聲尖劈隔音屏越長,其低頻吸聲性能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