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批高素質、高效率的經營管理人才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為客戶得到優質 服務提供了堅強的后盾。
0.05mm矽鋼帶料由東莞市銘爵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東莞市銘爵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在、、等行業有較高的知名度,誠信經營,質量服務并重,歡迎來電咨詢!
取向硅鋼片與無取向片對比
含硅量不同。冷軋無取向硅鋼片(矽鋼片)含硅量0.5%-3.0%,冷軋取向硅鋼片(矽鋼片)含硅量在3.0%以上。????
二、生產工藝及性能的不同:無取向硅鋼片(矽鋼片)較取向硅鋼片(矽鋼片)工藝要求相對較低。??
????無取向硅鋼片(矽鋼片)是將鋼坯或連鑄坯熱軋成厚度約2.3mm帶卷。制造低硅產品時,熱軋帶卷酸洗后一次冷軋到?0.5mm厚。制造高硅產品時,熱軋帶酸洗后(或先經800~850℃常化后再酸洗),冷軋到0.55或0.37mm厚,在氫氮混合氣氛連續爐中850℃退火,再經6~10%小壓下率冷軋到0.50或0.35mm厚。這個小壓下率的冷軋可使退火時晶粒長大,鐵損降低。這兩種冷軋板都在20%氫氮混合氣氛下連續爐中850℃最終退火,然后涂磷酸鹽加鉻酸鹽的絕緣膜。經冷軋至成品厚度,供應態多為0.35mm和0.5mm厚的鋼帶。冷軋無取向硅鋼的Bs高于取向硅鋼。??
?取向硅鋼片(矽鋼片)要求鋼中氧化物夾雜含量低,并必須含有C0.03~0.05%和抑制劑(第二相彌散質點或晶界偏析元素)。抑制劑的作用是阻止初次再結晶晶粒長大和促進二次再結晶的發展,從而獲得高的(110)[001]取向。抑制劑本身對磁性有害,所以在完成抑制作用后,須經高溫凈化退火。采用第二相抑制劑時,板坯加熱溫度必須提高到使原來粗大第二相質點固溶,隨后熱軋或常化時再以細小質點析出,以便增強抑制作用。冷軋成品厚度為0.28、0.30或0.35mm。冷軋取向薄硅鋼帶是將0.30或0.35mm厚的取向硅鋼帶,再經酸洗、冷軋和退火制成。與冷軋無取向硅鋼相比,取向硅鋼要比無取向硅鋼鐵損低很多,磁性具有強烈的方向性;在易磁化的軋制方向上具有優越的高磁導率與低損耗特性。取向鋼帶在軋制方向的鐵損僅為橫向的1/3,磁導率之比為6:1,其鐵損約為熱軋帶的1/2,磁導率為后者的2.5倍。
硅鋼片的主要品質特性有鐵損值、磁通密度、硬度、平坦度、厚度均勻性、涂膜種類及沖片性等。以下針對各項品質特性加以說明。 1.鐵損值 硅鋼片在某一特定頻率的交流磁場下,磁化到特定的磁通密度時,每單位重量之硅鋼片所損失的能量,稱為鐵損值。通常所用的交流磁場頻率為50或60赫茲,而所達到的磁通密度通常為1.5或1.7特斯拉。常用的鐵損值單位是每公斤或每磅硅鋼片所損失的瓦特值,用Watt/kg或Watt/lb表示。硅鋼片的鐵損值來源包括磁滯損、渦電流損和異常渦電流損三部份。硅鋼片在磁化的過程中,會產生磁滯的現象。磁滯損即為B-H磁滯曲線所包涵的面積。硅鋼片的渦電流損起源于在交流變化的磁場,因法拉第定理的影響,硅鋼片內部產生誘導電壓,依照奧姆定律,電壓在硅鋼片內部引起誘導電流,進而造成硅鋼片的焦耳熱,這項能源損失稱為渦電流損。根據古典電磁學理論,渦電流損和鋼片的厚度、電阻系數、磁通密度和頻率有關。而渦電流損和鋼片厚度的平方成正比,和鋼片的電阻系數成反比,因此,高級的硅鋼片,其厚度傾向較薄,而為了提高鋼片的電阻系數,則在硅鋼片中添加硅、鋁等元素。鐵損值減去磁滯損和渦電流損后的能源損失,稱為異常渦電流損。學者認為異常渦電流損是由于磁域移動和轉動所引起的微觀渦電流損失,因此,異常渦電流損和磁域大小有關。若硅鋼片的磁域大,當磁化時,其旋轉較快,微觀渦電流損失增加。鐵損值是硅鋼片最重要的性質指標,也是各種工業標準對硅鋼片分級的規格依據。鐵損值愈低,表示品級愈高,其能源效率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