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康諾環保科技公司摘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社西寧11月13日電 (張添福 裴斐)記者13日從青海省水利廳了解到,“十二五”期間,青海農牧區飲水安全項目人均投資超過2000元(人民幣,下同)以上,128萬農牧民飲水安全問題得以解決,受益者占青海總人口的近四分之一。
其中,僅2015年全省就投資了9.2億元,解決了“十二五”規劃中剩余的10.94萬農牧民飲水安全問題。除此之外,今年還解決了近年來青海藏區因特殊原因新增的33.9萬農牧民飲水安全問題。
青海省水利廳農村牧區水利處副處長谷建偉說,青海農牧區山大溝深、居住分散、人少畜多、自然條件差異大,農牧民吃水問題一直是生活大事。2010年,“青海共有128萬農牧民沒有任何飲水安全設施,他們只能靠人背、牲畜馱,或利用自建的一些簡易飲水設施來解決飲水問題。”
谷建偉介紹,青海在“十二五”期間實施的飲水安全項目,根據水質和水量確定水源,鋪設供水管網進村入戶。但對于人口居住分散、供水管網入戶難度大的地區,青海或設置集中供水點,或打小口機井和保溫式土井。除此之外,還開展了縣級水質檢測中心建設,劃定保護區保護飲用水水源地。
“我們希望讓所有農牧民吃上安全水、放心水。”谷建偉說,這不僅提高了農牧區民眾的人居環境,減少了介水性疾病的傳播,減負“挑水”勞動力,為農牧區特色加工業提供水源保障,更為冬天牧區牲畜飲水提供便利。“十三五”期間,將實施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通過新建、改造、設施配套等措施,讓農牧民吃水更方便、更干凈、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