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6日下午,隨著山西晉城市鎮源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容工程進水閘門的開啟,一股污水從管道流入剛剛建成的深達6米的氧化溝中,水箱自潔消毒器、水箱消毒器、水箱自潔器、紫外線消毒器等各項設備進入最后的進水調試階段。隨著該工程的建成投用,市區的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12萬立方米/日,這也意味著中心市區生活污水將全部得到處理。
“今天計劃進水深度達到2米,進水量達到7000立方米。調試階段,我們將逐漸加大進水量,同時還將開展活性污泥的培養和水箱自潔消毒器、水箱消毒器、水箱自潔器、紫外線消毒器機器設備的聯動調試,為工程的正式投用做好準備。”鎮源污水處理廠工程師孔晉峰對記者說。
“市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的上馬,是提升城市品位、實現低碳發展的要求!笨讜x峰說,近年來,隨著我市經濟快速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市區常住人口不斷增加,市區生活污水排放量也隨之猛增。據初步統計,目前中心市區的生活污水排放量達到了11萬立方米/日,而污水處理廠現有污水處理能力只有7.5萬立方米/日。由于處理能力有限,每天都有3萬多立方米污水得不到處理。對市區污水處理系統升級擴容刻不容緩。2013年5月,經市政府批準,市鎮源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據了解,市鎮源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占地15.82畝,總投資7697萬元,設計處理能力4.5萬立方米/日。主要建設項目包括一體化旋流沉沙池、氧化溝、二沉池、絮凝反應池、高效澄清池、翻板濾池、紫外線消毒器紫外線消毒渠、回流污泥泵井、污泥儲存池等。建成后能滿足日常生活污水的處理要求,處理后水質可達到一級A標準,即中水(介于污水與飲用水之間的水,又稱回用水),可用于樹木澆灌和工業用水。
“為了使工程早日建成投用,我們加班加點趕進度,從開工到試運行只用了不到1年的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了近4個月。而且這次工程的建設用地只有標準的四分之一,用的是原本廠區預留的2.5萬立方米/日處理能力工程用地,但我們通過科學設計和工藝改進,完成了4.5萬立方米/日處理能力的建設。可以說通過科技提升了效率!笨讜x峰告訴記者,目前的調試工作需要一周到半個月的時間,5月份后,二期工程就能正式投用,屆時,市區生活污水可完全得到凈化處理。
另據了解,市鎮源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建成于2005年,污水處理規模為7.5萬立方米/日,出水水質為一級B標準。2010年,市污水處理廠實施了城市污水水箱自潔消毒器、水箱消毒器、水箱自潔器、紫外線消毒器深度處理及再生水利用配套管網工程,在原有出水基礎上,增加了曝氣生物過濾、絮凝反應、紫外線消毒器紫外線消毒等工序,使處理后的污水達到一級A標準,使市區再生水回用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可日產回用水5萬立方米,為白馬寺山森林公園、澤州公園、百麗園、西秀園、白水河景區和市區道路噴灑、環衛以及國投熱電提供了景觀和工業用水,年節約地下水資源1800多萬噸,創造經濟效益6000多萬元。